在上次去健康檢查之前,我餵食抓抓的作法,是先讓他吃飼料後,再吃菜葉,而菜葉是把當天的餵食量,幾片攤開撒在抓抓面前,讓他自己去慢慢啃咬,頂多就是把比較粗的菜葉梗,用剪刀去除而已。
但自從健檢,發現他的腸胃道東西太多,堵塞成一團一團的症狀後,除了減量進食以外,我也在思考,如果可以透過改變飲食習慣,減輕腸胃的負擔,來達到腸胃調理的效果,那或許可以和減食同步並進吧?
先前回覆網友的問題時,有曾經簡單敘述過把菜葉剪碎後,再來餵食的討論文章:
關於把菜葉剪碎後,再餵食陸龜的目的
當時那篇有提到,抓抓原先對於剪碎的菜葉完全不感興趣,但這段調理腸胃的期間,他倒是吃得蠻開心的,大概是因為除了被我減量以外,餵食頻率,也從每天餵食,變成兩天餵食一次的關係吧?
也就是所謂「餓了,就什麼都吃了!」的概念。
每次在幫抓抓準備食物的時候,就會聯想到自己十個月大的兒子。從四個月大開始,也就是一般開始會嘗試各種副食品的階段,從少量的試敏 (測試是否會有過敏反應),到現在慢慢提高副食品的比例,也漸漸減少配方奶的餵食量。
在幫兒子準備蔬菜、肉類、水果等等食物時,因為他仍在僅能夠用牙齦咀嚼的階段,因此,必須適度地使用食物剪刀,來把食物剪碎,幫助他進行吞嚥,以及後續腸胃的消化。
而幫陸龜調理腸胃也是類似的流程,我會先把飼料泡軟,在等待的過程中,剛好可以利用時間,去清洗菜葉、剪碎菜葉,最後再把已經被充分泡軟的飼料,加進去剪碎的菜葉中,一起拌勻,接著就可以分散地灑在抓抓面前,讓他進食。
當然,有時候也會適量地撒些鈣粉、草粉、益生菌,拌在裡面一起食用。
陸龜的進食,不像人類會咀嚼,他們的喙僅是把食物咬斷,並非咬碎。從這個觀念中,可以理解到的是,如果我們可以替陸龜剪碎菜葉的話,就可以減輕他們腸胃道消化的負擔,至於長期這麼做,會不會反而讓健康陸龜的腸胃,被「寵壞」了他們消化能力?這個問題暫時還找不到實際的答案。但對於腸胃調理中的陸龜,這麼做雖然比較麻煩,但肯定是相對必要的。
不過有時候,我還是會給抓抓一些比較薄的完整菜葉,像是黃鵪菜,或是選擇比較嫩的桑葉,來讓他整片進食。除了偶而還是要回味一下整片進食的口感以外,也算是怕他過度依賴吃剪碎的食物,當未來腸胃症狀完成調養後,才能夠足以應付不剪碎的食物。
特別分享一下,關於飼料泡水泡軟的這件事,因為現在會把飼料泡軟搗碎後,和菜葉拌勻的關係,才意外發現,有些相對比較大顆的飼料,需要泡水軟化的時間,可能會比自己想像的還要長,有時候只是看到表面已經軟化,整顆飼料也都已經膨脹,但是當用湯匙試圖去搗碎時,才發現中心點卻依舊是乾硬的,沒有吸收到水份。
對於能夠整顆吞嚥的陸龜來說,或許乍看之下是順利地把飼料吃進去,但這可能會對於他們在消化的過程中,造成額外的負擔,因此,建議如果使用較大顆的飼料,務必留意泡水軟化的時間,甚至是使用的水量,一定得要充足。
至於什麼叫做「大顆飼料」,終究還是和龜的體型有關,好比亞成體赫曼吃迷你乖乖 (Mazuri 幼龜飼料),我會定義成塞牙縫等級,如果是吃小乖乖 (Mazuri 高纖陸龜飼料) 就算是大顆飼料,一定要泡得夠軟才行;但同樣是小乖乖的話,對於成體蘇卡達,卻反而可以定義成塞牙縫等級的大小,假設稍微泡得不夠軟,或許也不見得會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總之,如果不確定的話,就當作炸雞排的概念吧,當不知道裡面有沒有熟時,就拿剪刀剪開,確認熟度,再決定是不是需要繼續炸。不知道飼料是否泡得夠軟,那就用湯匙切開,甚至用手直接捏軟看看,等幾次經驗後,就大概知道需要多少的時間、浸漬多少水量,才足以軟化飼料了。
陸龜的調理腸胃是一條漫長之路,就像嬰兒在學習進食大人的食物一般,需要不少耐心,以及因應他們的進食狀態,來改變食物的製作方式。雖然兒子的副食品,除了偶爾會幫忙餵食以外,都是我太太去協助料理,但參與採買、製作的過程,卻也確確實實地讓我認知到,這和我為了抓抓準備的食物,是有幾分相似的!
如果同樣也有育兒經驗的爸媽,或許多少也可以有一些共鳴吧?
腸胃道問題,在陸龜身上,算是蠻常見的問題,分享這篇,也當作是提醒飼養陸龜的朋友,陸龜是代謝相當緩慢的爬蟲類,腸胃調理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養後,才能夠回歸正軌。對目前抓抓的狀態來說,我還是會先持續以腸胃調理的方式,來為他準備食材。
直到下一次抓抓回診,確認一切都有順利調理完畢後,我才會慢慢改回以前餵食完整食物的吃法,也就是不再花時間替抓抓剪碎菜葉、搗爛飼料等等的棘手行為。而當然對我來說,那絕對是個相對輕鬆的餵食方式!
如果覺得這篇隨筆的內容,有對你/妳產生一些幫助的話,歡迎訂閱赫曼抓抓的 Youtube 頻道,並追蹤 赫曼抓抓 Instagram 唷!
用行動支持抓抓爸持續創作
給抓抓幾顆飼料